Skip to content

Commit 38b07cc

Browse files
committed
Add new content and resources to documentation files
- Introduced a new section in quotes.mdx with a thought on the importance of time in reflection. - Expanded web-awesome.md with a new resource for converting code and text to images. - Created a new document on function and interface,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ity and user interface in tools.
1 parent bf09d4f commit 38b07cc

File tree

3 files changed

+165
-0
lines changed

3 files changed

+165
-0
lines changed

notes/evolve/quotes.mdx

Lines changed: 1 addition & 0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13,6 +13,7 @@ title: Quotes
1313
- 能很容易找到的东西,就不要去记。
1414
- 面试就是,您先听我讲讲我的故事,如果您愿意,在让我听听您将的故事。
1515
- 残缺的身体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残缺的心。
16+
- thoughts takes time
1617

1718
:::
1819

notes/web/web-awesome.md

Lines changed: 3 additions & 0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17,6 +17,9 @@ tags:
1717
- https://remove-white-background.imageonline.co/
1818
- https://teetow.github.io/elementary_grid
1919
- [varkor/quiver](https://github.com/varkor/quiver)
20+
- Code to Image / Text to Image
21+
- https://carbon.now.sh/
22+
- [carbon-app/carbon](https://github.com/carbon-app/carbon)
2023

2124
## Spec
2225

Lines changed: 161 additions & 0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0,0 +1,161 @@
1+
---
2+
slug: function-and-interface
3+
title: 工具 - 工 与 具
4+
tags:
5+
- Thoughts
6+
---
7+
8+
工具=工+具
9+
10+
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工具,但很少思考“工具”这个词的本质。
11+
将它拆开来看,工具是 “工” 与 “具” 的结合。这是一个理解我们所创造的一切的强大模型。
12+
13+
<!-- more -->
14+
15+
##
16+
17+
工 - 工作、劳动、技巧、能力、标准
18+
19+
它不是指那个物件本身,而是指使用物件所要达成的“事”或所蕴含的“巧”。
20+
21+
它强调 **功能**
22+
23+
##
24+
25+
具 - 器物、器具
26+
27+
它强调的是一个实际存在的、有形的、可以被掌握和使用的物件。
28+
29+
它强调 **具象化**
30+
31+
## 工具
32+
33+
没有“工”,只有“具”:那就是一堆没有意义的原材料。一块石头、一根木头,在没有被赋予“砸开坚果”或“支撑重物”这些“功能”之前,它们只是自然物,而不是工具。
34+
35+
没有“具”,只有“工”:那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想法或概念。我想“更快地移动”,这个“功能”需求是存在的,但直到有人发明了轮子、马车、自行车、汽车这些“具象化”的载体,这个功能才得以实现。
36+
37+
工具 = 工 + 具 = 用 + 体
38+
39+
- 工 - 功能 - 灵魂
40+
- 具 - 载体 - 肉体
41+
42+
当我们说“创造一个工具”时,我们不仅仅是在制造一个物件,更是在为某个特定的功能寻找最佳的具象化方案。
43+
44+
## 研发与工具
45+
46+
后端是“工” - 应用程序的引擎、大脑和骨架。它负责
47+
48+
- 核心逻辑
49+
- 数据管理
50+
- 安全认证
51+
- 算法与服务
52+
53+
但这一切对于终端用户来说,都是不可见、不可直接感知的。它拥有强大的潜在能力,就像一个装备了顶级发动机和精密传动系统的裸露底盘。它能跑,但你没法开。
54+
55+
---
56+
57+
前端是“具” - 应用程序的外观、界面和交互。
58+
59+
- 信息呈现
60+
- 用户交互
61+
- 用户体验
62+
63+
前端将后端那些抽象的、基于数据的“功能”,转化为了用户可以看见、点击、触摸的具体形态。它为那个强大的引擎装上了方向盘、仪表盘、座椅和漂亮的外壳,让一个普通人也能驾驭它。
64+
65+
---
66+
67+
API - 连接“工”与“具”的契约 - 血脉
68+
69+
## 用户价值实现
70+
71+
“Accessable”(可触达/可用性)在很多时候比功能本身更重要。
72+
73+
“Accessible”本身不是结果,但它是通往结果的唯一桥梁。一个无法被用户触达、理解和使用的功能,其结果等于零。
74+
75+
```
76+
用户获得的最终结果 = 核心功能(工)的潜在价值 × 可用性(具)的实现程度
77+
```
78+
79+
“Accessable”
80+
81+
- 它是价值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82+
- 它定义了目标用户
83+
- 在功能同质化的世界里,它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
84+
85+
只有被用户“Accessable”地体验到的那部分功能,才构成了真正的“有效结果”。
86+
87+
举例来说
88+
89+
- 潜在结果: 后端实现了100个功能。这是理论上的、潜在的价值。
90+
- 有效结果: 用户因为界面友好、引导清晰,最终只使用了其中最重要的10个功能,并解决了他们的问题。这10个功能带来的价值,才是“有效结果”。
91+
92+
---
93+
94+
- “工”决定了一个工具的价值上限,它能走多高、多远。
95+
- “具”则决定了这个价值上限中有多少能够被实际交付给用户,它决定了工具能走多宽、多广。
96+
97+
在一个追求极致功能和性能的“工程师思维”里,“工”是核心。
98+
但在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“产品思维”里,确保“工”的价值能通过“具”顺畅地传递出去,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。
99+
100+
## 工 vs 具
101+
102+
- 好界面 (好具) + 好功能 (好工) = 理想的产品。 价值最大化。
103+
- 坏界面 (坏具) + 好功能 (好工) = 璞玉,但难以触及。
104+
- 好界面 (好具) + 坏功能 (坏工) = 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。
105+
- 坏界面 (坏具) + 坏功能 (坏工) = 电子垃圾。
106+
107+
“用户界面”不是结果
108+
109+
- 用户要的**结果**不是“点击一个支付按钮”,而是“成功买到一件商品”。
110+
- 用户要的**结果**不是“看到一个漂亮的图表”,而是“理解了这个月开支的变化趋势”。
111+
112+
但从用户的感知和体验来看,“用户界面”就是他们能体验到的那个“结果”的全部。
113+
114+
例如一个餐厅
115+
116+
- 最终结果是: 一次满意而饱足的用餐体验。
117+
- 核心功能 (工) 是: 厨师烹饪出的美味菜肴。
118+
- 用户界面 (具) 是: 餐厅的装修、菜单的设计、服务员的态度、餐具的摆放、菜品的呈现方式(摆盘)。
119+
120+
你不能“吃”菜单和服务员,你最终吃的是菜。但如果菜单模糊不清、服务员态度恶劣、环境嘈杂脏乱,那么即使菜本身再好吃,你获得的“结果”(用餐体验)也是糟糕的。
121+
122+
反过来说,如果整个“界面”体验极佳,它甚至能提升你对菜品(功能)的评价。
123+
124+
---
125+
126+
用户界面不是结果本身,但它是对结果的封装 (Packaging) 和呈现 (Presentation)。
127+
在用户的主观世界里,这个封装和呈现的好坏,直接定义了他们所获得的最终结果的质量。
128+
129+
一个功能(工)无论多好,都必须通过界面(具)这个唯一的通道才能抵达用户。在这个传递过程中,界面既是守门人,又是放大器。
130+
131+
- 守门人: 决定了用户能不能、愿不愿进来体验核心功能。
132+
- 放大器: 决定了核心功能的价值是被增强了,还是被削弱了。
133+
134+
## 工和具 = Function and Interface
135+
136+
- 工 = Function
137+
- 它关乎“为什么”和“做什么” (Why & What it does)。
138+
- 它是内在的逻辑、目的、能力、过程。
139+
- 在软件中,它就是后端逻辑、算法、数据处理、业务规则。
140+
- 它是工具的灵魂和价值核心,但本身是抽象的、不可见的。
141+
- 具 = Interface
142+
- 它关乎“是什么”和“怎么用” (What it is & How to use it)。
143+
- 它是外在的形态、载体、交互点、呈现方式。
144+
- 在软件中,它就是图形用户界面(GUI)、应用程序编程接口(API)、命令行(CLI)。
145+
- 在硬件中,它就是产品的外观、按钮、屏幕。
146+
- 它是功能的**身体和表达形式**,是连接用户和功能的**唯一桥梁**
147+
148+
它几乎可以解释人类创造的所有事物:
149+
150+
- 一本书的思想(工)和它的文字/排版(具)。
151+
- 一辆汽车的动力系统(工)和它的车身/方向盘(具)。
152+
- 一条法律的立法精神(工)和它的具体条文(具)。
153+
154+
155+
## 结论
156+
157+
- “工” 与 “具” 的关系不是相加,而是相乘。
158+
-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
159+
- `最终价值 = 功能的深度 × 界面的可用性`
160+
- 创造一个好的工具,本质上就是为卓越的“功能”寻找最恰当的“界面”。
161+
- 无论是代码、产品,还是一个团队、一套流程,这个“工与具”的思维模型都同样适用。它是创造与设计的核心。

0 commit comments

Comments
 (0)